离线电源浪涌保护方案

 二维码
来源:www.kejudz.com

经近几年的发展,智能家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高的便利性和舒适性。传统的手动设备正逐渐被更智能的产品所取代,这些产品在同样的尺寸下集成了无线连接、传感器和USB端口。这些给我带了便利和舒适,但也给持续的可靠性带来了挑战;这些智能家居产品通常是直接通过市电取电而非外置电源适配器,这种取电方式非常容易受到市电浪涌的冲击。

LNK3205是由Power Integrations生产的一款小功率AC-DC芯片,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产品,如智能开关、智能电表、智能LED控制等。下面是这款芯片的参数资料:

如上图所示,这款芯片的雪崩电压值是725V,相对于很多AC-DC芯片来说已经不算低了。比较常见的如:

XD308H的雪崩电压为600V

PN8034的雪崩电压为650V

SDH8323的雪崩电压为650V

尽管如此,LNK3205芯片725V的雪崩电压也并不代表是安全的。

      市场上,楼宇配电房内的三级防雷器的UP值(电压保护水平)普遍都是在1200V,这就意味当市电电网感应到雷击浪涌,楼宇内将有可能出现1200V的浪涌电压。

      以下是LNK3205增加浪涌保器件电路图:

   如图所示,本电路使用了浪涌突波吸收器KV1206P471KT201作为浪涌保护。该浪涌突波吸收器是一颗贴片1206封装,压敏电压高达470V,可以应用在市电AC220V的电路上。关于该保护器件的应用,有些工程人员对器件摆放的位置不是很清楚,图中列举了ABC三处位置分别增加突波吸收器,分析其在各位置有哪些优缺点。

   有些人认为突波吸收器应该放置在A点的,理由是浪涌一进来就可以直接吸收,最快速地保护了后级电路。但作者以为,A点没有最大发挥该突波吸收器的浪涌吸收能力;因为A点是直接与市电电网连接,电网中的突波相对于B点来说更不稳定、相对于B点来说浪涌电流更大、相对于B点来说安全系数更低。

   既然如此,那放置在C点不是更好吗?那我们来看看。

   C点更贴进受保护芯片LNK3204,可以起到更有效的保护作用,这是最大的优点。但前面整流二极管1N4007及滤波电容不需要保护吗?显然不可以。如果浪涌电流过大或负极性浪涌电压过高,1N4007就会击穿(虽然很少听客户反应有1N4007损坏,但风险还是有的)。相对于1N4007来说,滤波电容C6更容易损坏(鼓包),因为滤波电容C6与突波吸收器中间有退耦电感L3隔开,浪涌会先冲击C6

   各位看官是否会认为,不是A点、不是C点,那B点一定是最完美的了。真的是这样吗?

   B点避免了A点及C点的缺点,既能最有效发挥浪涌吸收能力(因为前面有8.2欧姆限流电阻),也能保护后面二极管及滤波电容。但是B点并没有兼顾A点及C点的优点,如果浪涌电流过大,限流电阻也会损坏;如果残压高于后面芯片LNK3204的耐受值,芯片也会损坏。

   其实这三个位置都各有优点及缺点,如果我们需要通过更高的浪涌测试,再前面再加一个大通流的突波吸收器即可;如果后级残压高,后级芯片承受不住,或在后面再加一颗即可。只要知道各个位置的优缺点灵活应用,方为解决之道。


   下面的科炬电子突波吸收器KV1206P471KT201参数,如需要规格书请咨询科炬电子。

KV1206P471KT201.jpg



在线客服
 
 
 联系方式
座机:0755-27397730